第443章 跑路 (第2/2页)
好在不是要学四书五经,简单的读写可以跟着军中的夫子学。
但是最让杨甲羡慕的,是做到校尉这个级别,日后就可以做官了。
比如杨甲的上司,那位高升的校尉,就被侯景任命为绵阳的县长。
这也是临时的任免,这是侯景出征前,苏郡公赐予他的官册,允许他任命七品以下的临时官员。
就算是不高升,校尉到了地方上也可以做县尉了。
县尉老爷,可是一县的三把手,就算是党长见到了都要高呼“三老爷”的,这在整个县都是横着走的!
当然,想要离开军队,要么和老上司那样战时的特殊情况,需要武官担任县长弹压地方,要么就是年纪大了或者伤残离开军队。
但是好歹是一个盼头。
而起自己做了官,日后儿子就不要再从军了,让儿子好好读书,说不定自家也能成为官宦人家。
杨甲骑着马,巡视了一圈营房后,这才向侯景汇报军营的情况。
——
洛阳。
元彧已经不去门下省上衙了。
自从陈庆之在汲郡击败了元天穆和高欢后,元颢这位皇帝的腰板子直了起来,干脆绕过了门下省,直接任命宠臣来掌控朝政,很快就将本就摇摇欲坠的洛阳伪朝廷的最后一点威信,全部都败坏干净。
元颢首先宣布,按照南朝的制式发行铁钱,又派出宫人在城内强行用铁钱赎买物资。
比如元彧就亲眼看到,一名在洛阳城中卖炭的老翁,整整一车的木炭,就被宫使用一袋子铁钱强行买下,卖炭翁哭倒在地上昏死了过去。
元颢的宫使在洛阳用铁钱各种赎买东西,洛阳城内仅存的坊市也全部关门歇业,这些宫使甚至会敲开富户乃至于朝廷大臣家的大门,强行要用铁钱购买东西,如果不卖就会罗织罪名将家人逮捕下狱,敲诈更多的钱财。
除此之外,元颢的还招募地痞无赖从军,洛阳禁军的口碑不好,这帮人的口碑更差,曾经繁华的洛阳城,经过这轮番的折腾,从十室五空变成了十室九空。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手下通报,有官员要求见元彧。
元彧有些奇怪,自从元颢开始独揽大权以后,很少有朝臣再来拜访自己,他命令管事的将来人带到自己的书房。
看着这个年轻人,元彧想起了他的名字。
元彧这个人,倒是在北魏宗室中算是难得的宽厚长者。
元彧不争权夺利,当年在凉州的时候就是如此,返回洛阳也没有求官。
但是这些只能说他不争名夺利,宽厚体现在他喜欢提携后进上。
当年苏泽在敦煌击败高车人,元彧就将敦煌委任给他管理,就是元彧喜欢提拔有能力的年轻人。
在洛阳的时候,元彧闲在家中的时候,也以宗亲身份向朝廷推荐了不少有才干的年轻人,这也是元颢要让他出任门下省长官的原因。
元彧想起了这个年轻人就是自己推荐过的,来自中山甄氏的甄鸾。
甄鸾精通算学,被元彧推荐到了太常寺,担任太史令的署官冯相上士。
冯相上士,是专司观察天象的官职。
元彧和蔼的说道:
“甄郎深夜来府,到底有什么大事啊?”
“大王!昨天天象预警,洛阳将有大灾!”
元彧反倒是没有什么感情变化,洛阳这灾祸还少吗?
自己的前任,高阳王元雍还不知道随着黄河水漂到哪里去了呢!
洛阳都已经十室九空了,还能有多大的灾祸啊。
元彧一股破罐子破摔的预期说道:
“甄郎啊,这些年洛阳兵灾不断,这天象预警怕是应在这个上面。”
甄鸾显然对于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有信心,他对着元彧说道:
“大王,这次天象预警,不仅仅是洛阳一地的灾祸,而是席卷整个京畿的大灾啊!”
元彧这下子都有些不耐烦了,这年头哪里没有灾祸啊?河内还在打仗,四处都不安稳。
此时他已经想要驱赶甄鸾了,对方突然说道:“天象示警,洛阳朝堂是没办法应灾的。”
“大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不是请您出手救灾,而是请您给我一份荐书,让我去投关中。”
好家伙,元彧也没想到这甄鸾竟然如此的直接,不过现在洛阳风雨飘摇,凡是有点门路的都已经跑路了。
甄鸾这种没有跑路,不是因为他对洛阳朝廷多么忠诚,而是没地方可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