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黄河两岸粟粱熟 (第2/2页)
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汉代,有粮食的人便可以得人心。赵兴成为汉末最大的产业资本家似乎有些遥远,但成为汉末最大的种粮户却是指日可待。
赵兴在给各地送来的报喜官文上是这样批复的:“凡粮食增产之地主要负责官吏,皆记大功劳一件!各地官库今年收购粮食之价格,提高一成,以示对种粮农户之嘉许鼓励!”
赵兴的这道批复一落笔,便有《晋报》和《商报》进行原文转载,一时之间,各地种粮农户心情大定,欢呼雀跃。
这个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果然如当初李儒所言,一些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专门居住于城市之中进行手工业制造的商户和工匠们心里开始犯愁了。虽然到现在官仓所售的粮食价格不曾提价,从北方输送过来的牛羊肉也没有提价,可大家都觉得心里没底,担心万一哪天官府翻脸,将粮食的价格提了起来。
于是有一些手中资金充裕的商户开始分批购买粮食囤积起来,就如同当年雪花盐上市之初一般,希望能够有个过渡缓冲的时间。
因为部分商户开始囤积粮食,这就造成了部分非产粮区的官库粮食供应紧张,结果民间粮食买卖的价格便开始上涨。各地负责监察物价的官吏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卧虎城,第二日,几大报纸关于专访平西王对当前粮价的看法的文章被刊发。
在这篇专访之中,赵兴说道:“《管子?轻重乙》有语:“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如今黄河两岸粟米豆粱喜获丰收,官府储备充足,老百姓大可不必为买不到粮食而紧张。我在这里向所有人承诺,官府售卖的粮食仍然保持原有价格不变,至于官府提价向种粮户收购粮食的举动,主要是为了保护农户们的种粮积极性,今后视情还会有这样单方面提高收购价格的行动,大家习惯了就好!”
赵兴此语一出,各地粮价立即回落至官仓价格。当初囤积粮食的那些商户,倒也没有吃多少亏,只不过他们可能要吃一段陈年旧粮。当然了,若是不怕麻烦,他们也可以将这些粮食转卖到各地的酒厂之中,想要卖回给官库,那是连门都没有了。
有脑子灵活的人会说:“既然官府从农户手中收购的粮食价格提高了一成,而卖出的粮食价格却没有变化,我暗中从官府手中买一批粮食过来,然后再委托种粮的农户返销给官府,一来一回岂不是白赚了将近一成的粮价差?”
仅仅是倒卖一下,就能赚取一成的差价,这绝对是一比大买卖!
可惜,谁要是脑子灵活到这份上,他就要彻底破产了。因为晋国官府定下的粮食收购价是对未经过加工的带壳毛粮而言,官府售卖出来的都是已经去了皮壳可以直接食用的实粮。而毛粮经过加工变为细粮的大型粮食加工场坊全部控制在官府手中,官府收购的毛粮的价格与卖出的细粮价格之间,可不止一成的价格差。
谁要是拿着实粮来向官府出售,不是疯了,就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