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 (第2/2页)
这板子最终还是落在了孙士毅身上,虽然他是两广总督呢?最主要的是他已经陷入敌手了,多半是活不成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乾隆没把罪责牵连到孙氏一族,等于说是把罪过推给一个过了气的人了。和同孙士毅的关系极好,但这一点上也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他的另一个重要盟友——常青也沾了些边,不过人家底子硬朗,也是被下旨训斥一了顿,贬到了甘肃做巡抚去了。
替罪羊找好了。剩下的就是正事了。岭南那边该怎么办?增兵氏肯定的,但是需要征调多少?从那里征调?这都是需要解决的。
两广地脑人物被一锅端了,那就意味着没有朝廷的旨意广西兵马是不能增援广东的,江西的兵马就更不行了。不仅如此,广东各镇的兵马也只能困守地方……也就是说。广东局势必然败坏。
闽南地局势要比广东的好一点,因为闽浙总督李侍尧和大帅福康安都还活着。李侍尧可以抽调浙江绿营增援福建,而且凭着对福康安的了解,就连平日里的大仇人——和都不认为福建会有什么大问题。
趁着这个机会,和将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华国的情况讲述了一片。果然,乾隆皇帝很在意,在了解到和是从奥金涅茨得知的后。脸色刷地一下沉了下来。“南洋离罗煞国有万里之遥,人家商人都知道的事,近在咫尺的大清国却是一无所知,可笑,可笑!”
“下旨,命骁骑营都统丰升额督率骁骑、火器、前锋、健锐四营两万余南下,再调丰台大营两万兵。西山锐键营一万兵。同赴闽南。”乾隆稍皱眉头就连下了四道旨意,除了调动了驻京的五万精锐外,还调了成都将军明亮统帅川、陕兵三万余赶至广西,统一指挥西线兵马。有下旨给了江西巡抚郝硕、两江总督萨载命其抽调四万兵马由北路进攻。最后一道旨意则是交给福康安的,乾隆将东路(福建)的兵马全交给他了。
这个旨意实在让人吃味,乾隆对待福康安的宽容已经…………
养心殿,西暖阁。
“和,”乾隆说道。“京师地八旗子弟里头。你是升官最快地了。你聪明才干有的是,但有些话朕还是要交待你。有些面情上依附你的。一是看中了你手里的钱,二是瞧着朕器重你。狐假虎威只能逞于一时。不能倚为终生之靠。想挺直腰板,还是要凭真政绩的。朕看你今天做的就很好,未雨绸缪啊!”
和心中禁不住一乐,这枪炮之事还真是押对了宝,等到日后随货到京的技师来了只有,往景山炮场里一送,又是一件大功劳。“南洋逆匪猖獗,实乃奴才的罪过,其罪杀之不足惜!主子仅是责罚一二,实在让奴才羞愧不已,这等小事那还有什么值得说道地。”
“好了,这事就过去了。你还该去见见你十五爷他们。你管着财政,吏部地事也管,朕看你也留心结交文人学士,这都是好的。琰他们各处调度,有用钱用银子之处,要多分忧。”乾隆吩咐道。
“是。”和应了一声,刚要跪辞,乾隆又叫住了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和呐,这些年你为朝廷理财,也维持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一些人……朕是老了,不能事事明察,三言两语也有个风闻,然而积怨多了,难以善终啊……你是明白人,这军机处挂的一堂和气就是朕盼你们君臣一心,雍睦和熙地意思。你心中只有朕,朕自然欣慰,但以你现在正当壮年,年富力强,朕愿你长久为朝廷效力。”乾隆神气有些捉摸不定,似喜似悲,又似心事重重。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却盼的两朝天子一朝臣,希冀和能与琰和衷共济。其实这个心和早就上心了!在琰面前办差勤慎小心,别说琰本人,就是他身边的阿猫阿狗,向来也是有求必应甚至求一应二。
琰表面上对和也很是敬重,连一句重话都没有,但和总觉得自己和对方总是隔了一层。
说实话和现在挺后悔的,自己又不缺那几千两银子,干嘛无缘无故的得罪一个皇子呢?偏偏当年那个亲自上门求俸银,还被自己摆脸色的皇子坐上了太子的宝座。这不是自找的不自在吗?
ps:和做内务府大臣的时候,看不起身为十五皇子的琰,认定他坐不上大位,克扣过琰的俸银。真是自己在找死。